102年9月22日

我有幸在上海市復興高中進行一場桃花源記的示範教學.

時移事往之後,大陸的老師們仍意猶未盡地持續與我魚雁往返,

進行聯繫與討論,後續的發酵的確是始料所未及也.

<教學相長>誠非虛言,

遇見如此積極認真的老師們所投注的探問及省思,

我個人是滿懷感激的,

感謝這樣的機會,讓我的教學新視界注入了一道新流.

以下是一位上海老師鉅細靡遺所描述關於我的上課歷程,

他詳贍完整的紀錄且具邏輯條理的陳述令我欽佩不已,

從他的敘述中,我也能省思觀照自己在教學中的歷程點滴,

 

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我非常謝謝你!!

 


 

 

22日和23日我們分別在上海復興高級中學和上海羅山中學進行了聽課研討活動,語文課帶給我深深的感動與思考;英語課帶給我長長的反思與啟發……

 

語文課是由來自臺灣政大附中的楊曉菁老師執教的,題目是“我的·你的·他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主題思辨與延伸寫作”。上課前,在工作人員調試電腦和投影儀的時候,楊老師開始與學生互動,瞭解學生。她與學生們輕鬆地閒聊,說了自己的名字後,她問大家:“知道我的綽號是什麼嗎?如果你們給我起綽號,會是什麼呢?”就在大家面面相覷不知該怎麼回應時,楊老師笑眯眯地說:“很簡單啊,‘美女老師’嘛!”同學們哈地笑出了聲,氣氛暫態活躍。

 

上課前她還給同學們發了閱讀材料和彩色的小紙條,空白的彩色紙條可以預見是上課要用的,兩頁小的材料是《桃花源記》的原文與譯文、桃花源詩及陶淵明詩作推薦背誦、兩段古文“大同與小康”(取自《禮記·禮運篇》、 “孟子梁惠王上”的原文與譯文。兩頁大的材料是雜誌選文《向小國不丹學幸福》和《瑞士VS不丹》。說實話,拿到材料,我吃了一驚,這是要講的內容嗎?這節課要上多長時間啊?

 

上課開始了。

 

第一張PPT出現,第一個問題拋出,同學們回答,她接著問,啟發,再問。她問題的引出頗富技巧,採取了採訪式提問、反問、詰問、追問等方式,一步步地引著同學們去思考去得出自己的答案。這一部分基本是與課文文本相關的,但每一個問題都是需要你去思考得出的,不是我們常見的就事論事說上句知下句的問題。

 

然後她由陶淵明的桃花源講到人類對理想世界的想往,提到了東方孔子的大同世界、西方柏拉圖的理想國、英國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和不丹·美麗新世界。這些內容,對於我們初三課業繁重、根本無暇看課外書的孩子們來說,絕大部分是沒聽說過或只是聽到過名字而已,但是,沒有關係,老師的作用在於引領,如果孩子們對此感興趣,會在課後自己去查閱資料去瞭解的,就是沒時間,也可以看老師補充的材料,我開始明白這厚厚幾頁材料的作用了。接下來,她播放了一段奇美電視廣告片,唯美的畫面配上唯美的文字,使人浮想聯翩。裡面的排比句式“…是幸福,…是奢華的幸福”被她拿來作為今天作文訓練的仿寫句式。她在螢幕上展現了幾幅她臺灣學生的作品,啟發同學們寫出自己的想法,孩子們很興奮,低頭奮筆疾書,不一會兒就紛紛上交自己手中的彩色紙條。楊老師接過來後還調侃地問:“有沒有男生女生間的秘密之類的不可以讀出來的嗎?”同學說:沒關係的啦!楊老師就一一讀出手中收到的紙條,真的有很多精彩的句子呢!

 

作業是長文書寫:幸福奏鳴曲(400字以上)。

 

40分鐘實在太短,在大家意猶未盡時,下課了。

 

楊老師的課給我很大的震撼,我從她身上學到了下面幾點:

 

1、教師備課時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他們需要什麼,而不是單純從知識角度我要教什麼。

 

2、重視學生的思辨,教會他們學會思考。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是鮮活的和我們一樣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才是完整的,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容器。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是說教與告訴。老師的作用是引領,不是告訴他們要怎樣怎樣。楊老師的補充材料就是這個作用,我相信不少同學課後一定會看的,從他們上課時的專注興奮的神情和交仿寫句子時的那句“馬上就好,等我一下。”急切的語調我們就會知道。

 

3、讓課程走近學生的生活。我們平時都聽到過學生抱怨說不愛寫作文,但是楊老師的課堂上我們分明看到的是學生不願擱筆,題目貼近他們的生活,他們有話寫,就能寫好。課後的作業他們也一定會主動寫的,因為是課上內容的延續。

 

以上種種,都離不開一句話:教師的個人素養和基本功非常重要,它決定了教師的高度。楊老師的導課、上課、話題的引入、提問、與學生的互動、幽默的教學風格都那麼貼切地融合在一起,整個過程環環相扣,渾然天成。聽她的課無疑是開心的,做她的學生無疑是幸福的。

 

其實,我不是語文教師,但我感覺從聽這節語文課中深受啟發。最感動於她的教學理念:文學是生活的,是實用的;國文是所有人可以使用的,不是只拿來高考的。試問,我們多少年的教書生涯不都是為了“分”嗎?多少老師只講考試內容,別的一概不提?我們中有多少人是為了這個東西將來對孩子有用而去教、而去精心設計?從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來看,我們不太應該反思了嗎?還有她對思辨的重視,也是從培養一個完整的人的角度出發的,這也是我身上很欠缺的。多年來,我充當的就是一個傳話筒,把學生就是當成了被動接受的機器。我們一直埋怨孩子們沒有創造力,思維不活躍,沒有思想等等,誠然這與我們的教育體制有關係,但也與我們的授課方式脫不了干係;體制短期內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從課堂開始先進行自身的改變。

 

感謝這次上海之行,期待自己的華麗轉身,明天重新做教師!

 

                          

 

                               (鞍山二中   莫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nie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