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常提及的先秦(指春秋戰國)諸子學說,正式說來成為某種流派並且為人討論者是九流十家:「儒、道、墨、法、名、陰陽、縱橫、名、農、雜、小說」(「九流十家」一稱出自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其中小說家被視為不夠資格入流,所以九流十家事實上是指稱十個學派。

    十家當中出現較早的是「儒家」,它在春秋末期首先崛起,經歷兩千多年時空的轉變震盪,直至今日,能繼續成為文化思想的主流,其實是依賴著社會背景的外緣因素及自身核心概念的內部因素,兩者互相交融而成就的。

    先秦儒家是以道德教化為先,重視倫理的學派,孔子在教育學生時,就是以養成完全人格為主要目標,他曾告訴子夏:「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原本是學者的通稱,學者不盡然都具有良好的品德,所以孔子勉勵學生要成為君子儒。他又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弟子入則孝,入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可見道德品行的培養優先於知識學問的學習,是孔子的教育觀,自此之後,孔子之學派成為儒家。儒家重視德行與教化的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華人社會的價值觀,像我們孝順父母、敬老愛人、重視群體、樂於助人……這些特質,都是受到儒家的核心概念「仁、義、禮」三者的薰染而成,仁是倫理思想的核心,也就是所謂「愛人」,它是說人在獨善之後,還能推己及人,他如:忠、孝、直、恕、惠、諒……等特質都是屬於仁的範疇。

    先秦之後的儒家,因應不同時期的社會環境,而雜揉了不同因子進入,像漢代的陰陽讖緯之說,唐代佛道思想盛行,進入宋明之後受理學影響而形成的新儒家,凡此種種都給儒家有了新的刺激與養分,也給儒家帶來一定的衝擊與擺盪。

    如果我們將先秦諸子學說放在同一道光譜上比較,楊朱極度為我的利己行為與墨家兼愛的利他行為,可視為光譜上的兩個極端,這兩種理念按照人性而言,無法持久不墜,儒家的中庸之道,推己之後再及於人,比較符合人性與社會的推展,所以在抗衡之下,儒家脫穎而出。或許,儒家也當感謝其他學派,因為襯托及比較,才凸顯儒家的實用性與價值。

    對於任何知識學問,我們都應該要以正反思辨的角度來看待,儒家有它的正向價值,也一定有負面評價,要不然在魏晉南北朝動盪的時代中,玄學如何能取代儒家而成為風尚?儒家是否有不合時宜之處呢?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在文化大革命的期間,批鬥儒家,批判孔子,但近幾年,他們又開始注重儒家文化,成立孔子學院……等等,是否因為意識到人力道德素質的不足而決定從教化開始進行提升呢?是否也認可儒家教育的正面價值呢?

    人世間許多事物、價值的取決,常常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透過比較盱衡,存在的價值能更為明確,有時單一的、絕對的概念易受到批駁而無法穩立,儒家在時空的更迭中,幾經曲折周轉,所呈現的是一種相對性的存在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nie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